起初,被人问到“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的时候,我会有点慌张,因为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智慧城市,就自以为是地说:“现在有很多新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类的,智慧城市就是应用这些技术,让城市变得更美好。”不求甚解的人“哦”一声就当知道了。地方官员会问“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平安城市这些也是吗?数字城市跟智慧城市是什么关系?谁来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什么时候能实现?……”。技术咖会问“那些技术怎么应用?智慧城市是个应用系统吗?信息安全怎么保障?……”然后,我就会针对那些问题,一条一条地试图去解答,可是说到最后,对方依然挺迷糊。那时的我感觉很窘迫,为自己的不能解释而甚是苦恼。
2012年开始,我给几个城市做了智慧城市战略规划,通过不断地研究国内外案例,跟地方客户沟通,跟市民沟通,跟企业负责人沟通,跟团队成员讨论,智慧城市的轮廓在我脑中逐渐清晰了起来。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而是要让城市里面所有的人感觉更好。
如同“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智慧城市之于不同的人、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立场,都会有不同的定义。
上班族说:“路上不那么堵,过年回家买票不那么难,就是智慧城市。”
老人家说:“我有心脏病,如果我在家里突然跌倒爬不起来了,有人会很快把我送到医院,就是智慧城市。”
小孩子说:“我不想一板一眼地坐在教室里上课,要是在家就可以学习,能向老师提问,还能跟小伙伴交流,就是智慧城市。”
创业者说:“我想办个公司,可是不知道流程,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到合作伙伴,如果这一切都更加方便,就是智慧城市。”
公务员说:“为什么有那么多上访的人呢,如果他们的想法能早点跟我们沟通解决,大家其乐融融,就是智慧城市。”
消防员说:“最好没有火灾,有烟雾苗头就好就能自动扑灭,但假如真正有大火了,我们能一路畅通地迅速直达现场,这就是智慧城市。”
这样的例子难以穷举,却全部指向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以人为本。任何技术的本质,都是要让人变得更加强大、让环境更适宜人的生活、为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顺畅……这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