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29日,上海世界移动大会(MWCS2018)召开,在5G快速推进的今天,毫无疑问,MWCS2018的关键词非“5G”莫属。包括国内三大运营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烽火通信、新华三等网络通信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厂商悉数到场,在这场近4000位会议参与者分享、500多家参展商的展示与热烈讨论中,5G的路线也更加清晰起来,并透露出一些关键点。
5G标准
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批准了5G NR独立组网(SA)功能冻结,标志着5G的首个标准R15正式诞生。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所以,5G的商用步伐从散步变成慢跑、快跑,到现在已经开始疾速奔跑,这也意味着5G技术方案验证及应用步入关键阶段。
起初,ITU为5G定义了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大连接)、URLLC(低时延高可靠)三大应用场景。如今R15标准的推出则主要聚焦增强型移动宽带的商用需求,据悉,在100MHz带宽下5G可实现10Gbps峰值速率,200MHz带宽实现20Gbps的峰值速率。在MWCS上,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打通了首个基于SA系统的5G视频全息通话,据介绍,此前的测试中,实现了单用户下行峰值达到Gbps级。
可以预计,5G将把MBB移动宽带业务推向新高度。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3GPP R15版本聚焦提升移动互联网的体验,到2019年年底,3GPP R16及以后的版本将彻底解决海量连接、低时延等问题,从而承担起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历史使命。
5G商用时间点
在近一年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进行了持续的5G试验。中国移动启动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这5个城市的5G外场测试,预计年内将建设超过百座5G基站,明年底将建成1000个5G基站。中国联通今年将开始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在内的16个城市进行5G测试,预计将开展超过600个实验网建设。中国电信则在兰州、成都、深圳、雄安、苏州、上海等12个城市启动5G创新示范网试验。
GSMA发布的5G白皮书显示,已公布5G商用计划的全球移动运营商中,其中40%计划在2018和2019年商用(中东地区最早),其它60%计划在2020年后商用。该数据来自于相对较小的样本量(800家以上运营商中的55家);对于很多地区而言,5G尚不是近期发展重点。在中国,3家中国运营商均计划在2020年底正式规模商用。初期5G商用将主要用于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域,以便在郊区和农村区域部署之前测试网络性能和用户使用水平。总的来说,中国预商用和商用基站规模将是位居全球前列。
5G网络转型方向指向“云”
在5G商用进程中,离不开网络的转型,这种转型甚至是颠覆性的。5G网络将基于NFV/SDN、云原生技术实现网络虚拟化、云化部署已是运营商的共识。中国移动联合英特尔在MWCS上共同发布了《5G独立架构实施指导》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了多个SBA(面向服务的架构)方案实例化原型,并给出这些方案原型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测试数据和相关的技术优化方案。
SBA架构面向原生云设计,尤其借鉴了其中微服务架构理念,它将传统网元设备的功能定义为若干个网络服务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通用化、基于服务的接口(SBI)进行网络功能或服务的灵活调用。也就是说其通过网络功能模块化、控制和转发分离等使能技术,可以实现网络按照不同业务需求快速部署、动态的扩缩容和网络切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端到端网络切片的灵活构建、业务路由的灵活调度、网络资源的灵活分配以及跨域、跨平台、跨厂家、乃至运营商(漫游)的端到端业务提供等。
SBA不仅是5G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也是构建5G SA方案的关键技术,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都明确指出将刚刚冻结的SA为主要目标架构,这也意味着5G网络转型方向指向了“云”。
这样的转型方向也给了很多以往耕耘于企业IT市场的厂商机会,例如新华三,在新华三看来,运营商网络架构正面临由原来传统的通信基础设施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转型。NFV/SDN、5G、MEC、AI等新技术则为运营商构建新型网络和数据经济基础设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新华三在NFV/SDN领域就参与了诸多运营商以分层解耦为核心的网络转型上的项目。在MEC领域,新华三也开始了与运营商的合作,例如与浙江联通联合孵化了业界首个MEC智能安防项目。此外新华三认为,面向5G在RAN市场尤其是小站技术和市场进一步开放,引入新厂商,加强竞争,降低建网成本,是未来的方向。在此次MWCS现场,我们注意到,中国移动就展示了O-RAN白盒设备。
此外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都将利用5G的机遇释放新一轮的价值,三大运营商也共同表示将聚焦重点应用,积极开展5G业务。(来源:至顶网,作者:陈广成)